三大运营商对 eSIM 的态度:中国准备好了吗?
in eSIM新闻 with 0 comment

摘要

2025 年 10 月,随着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放 eSIM 手机业务全国性许可,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的 eSIM 布局从 “试点筹备” 进入 “全面落地” 阶段。此前数月,三大运营商已在技术储备、机型适配、服务体系搭建上展开差异化动作 —— 有人率先试点,有人深耕技术,有人聚焦用户体验。本文将通过 “进度对比 - 用户决策 - 行业解读” 三维度,拆解三大运营商对 eSIM 的真实态度,同时回答核心问题:从基础设施到用户服务,中国真的准备好迎接 eSIM 时代了吗?

一、三方进度深度对比:不止 “上线”,更在 “细节差异化”

若仅看 “是否支持 eSIM”,三大运营商已全部达标,但从 “技术细节、服务范围、用户权益” 来看,三者的布局各有侧重,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配的运营商:

运营商核心动作(2025 年 9-10 月)技术亮点用户权益倾斜覆盖范围
中国移动1. 全国 200 + 城市开通 eSIM 线下办理点;2. 推出 “实体卡转 eSIM 免手续费” 活动;3. 上线 “eSIM 故障 1 小时响应” 服务自研 “eSIM 安全加密系统”,配置文件下载速度提升 30%,支持跨设备临时授权(如手机 eSIM 共享给平板临时使用)1. 动感地带用户激活 eSIM 送 3 个月 10GB 定向流量;2. 企业用户可申请 “批量 eSIM 管理后台”重点城市(省会 + 地级市)100% 覆盖,县城覆盖达 85%
中国联通1. 首家支持 iPhone Air 双 eSIM 同时激活;2. 推出 “eSIM+Apple Watch 一号双终端” 组合套餐;3. 线上 APP 开放 eSIM 预约通道与苹果深度合作,iPhone Air 激活成功率达 99.2%(行业平均 95%),支持 eSIM 套餐 “按日暂停 / 恢复”1. 联通老用户转 eSIM 保留原套餐优惠;2. 新用户办理 eSIM 送 1 年视频会员(腾讯 / 爱奇艺任选)一线城市 100% 覆盖,地级市覆盖达 90%,县城覆盖达 78%
中国电信1. 完成全国基站 eSIM 信号适配(比行业提前 2 周);2. 推出 “eSIM 流量不清零” 套餐;3. 老年用户专属 “eSIM 一键客服”基站信号优化技术,地下车库、电梯等弱覆盖区域 eSIM 信号接通率提升至 92%,支持 “紧急呼叫优先切换”1. 电信 5G 用户激活 eSIM 可享 5G 速率保障(不限制限速阈值);2. 家庭用户办理 eSIM 可绑定宽带享受折扣全国城市(含县城)覆盖达 90%,偏远地区通过 “卫星辅助” 保障 eSIM 基本通信

关键差异点解读

二、用户视角:现在入手 eSIM,“准备好” 的不仅是运营商,更是你自己

很多用户纠结 “现在该不该换 eSIM 手机”,其实核心不是 “运营商是否准备好”,而是 “你的使用场景是否适配”。建议从 3 个维度判断:

1. 先看 “机型与区域”:这两个前提必须满足

2. 再看 “使用需求”:这三类用户可优先入手

3. 最后看 “风险承受”:这两类用户建议再等等

三、行业视角:中国 “准备好” eSIM 的 3 个证据,与 2 个待解挑战

判断 “中国是否准备好迎接 eSIM 时代”,不能只看运营商动作,还要看整个行业的配套体系 —— 从技术基建到政策监管,从终端适配到用户教育,目前已呈现 “整体就绪、细节待补” 的格局。

1. 三个 “已准备好” 的核心证据

2. 两个 “待解决” 的现实挑战

四、未来展望:2026 年 eSIM 行业将迎来 3 个关键变化

基于当前进展,2026 年将是中国 eSIM 普及的 “关键一年”,三大变化值得期待:

1. 中低端 eSIM 机型大规模上市,价格下探至 2000 元档

2025 年 eSIM 机型集中在高端市场,2026 年小米、OPPO、vivo 等品牌将推出 2000-3000 元价位的 eSIM 机型(如红米 Note 25 eSIM 版、OPPO A30 eSIM 版),降低用户入手门槛,预计 2026 年底 eSIM 手机市场占比将突破 30%。

2. 线上激活通道逐步开放,无需再跑营业厅

目前 eSIM 激活需 “线下实名核验”,2026 年工信部计划试点 “线上实名核验 + 人脸识别” 模式 —— 用户在运营商 APP 上传身份证照片、完成人脸识别,核验通过后即可直接下载 eSIM 配置文件,无需到店,尤其方便偏远地区用户。

3. 跨运营商 eSIM “号码携带” 试点启动

长期困扰用户的 “换运营商需换号” 问题将逐步解决 ——2026 年工信部将在长三角、珠三角地区试点 “eSIM 号码携带”,用户的 eSIM 号码可脱离运营商绑定,想换运营商时,只需在手机上切换新运营商的 eSIM 套餐,原号码不变,真正实现 “号码自由”。

五、结尾:eSIM 不是 “非此即彼”,而是 “多一种选择”

很多人担心 “eSIM 会淘汰实体卡”,但从三大运营商的布局来看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“eSIM + 实体卡” 将并存 —— 实体卡继续服务于老年用户、偏远地区用户和旧机型用户,eSIM 则满足追求便捷、新技术的用户需求。

中国是否准备好迎接 eSIM 时代?答案是 “基本准备好,细节在完善”。如果你符合 “机型支持、区域覆盖、需求适配” 三个条件,现在入手 eSIM 能显著提升通信体验;若暂时不符合,也无需焦虑,随着行业配套逐步完善,未来 1-2 年将有更成熟的方案可供选择。

若你对三大运营商的 eSIM 套餐、机型选择有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会结合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建议。也欢迎分享你对 eSIM 的看法,一起见证中国通信行业的 “无卡化” 转型。

(注: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)
Responses